∣ 話說 / 指南溪自然風貌 ∣ 友善施工 / 安全防災 生態保育 環境加值 ∣願景 / 山水自在 ∣
∣ 螢火蟲季 / 大小朋友賞螢趣 ∣交通方式∣
坐落於文山區指南路上的草湳橋,串聯了草湳及貓空地區,形成交通便利之環山道路,94年改建後更增加了遊憩及指南溪的親水空間,假日常吸引遊客在此停留。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106年藉由溪溝局部整治及環境改善,讓指南溪以不同風貌重現天然溪流。
理念 / 安全防災、生態保育、環境加值
草湳橋下方即為指南溪,歷經多次工程整治及改善,活化空間增設親水平台,成為適合觀賞溪流、親近溪水的觀光景點。106年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與周邊地主達成共識,克服地形崎嶇、道路狹小的困難,考量生態、溪流環境條件改善溪溝邊坡淘刷及溪床沖蝕,增設溪溝護岸穩固邊坡,溪溝內設置塊石跌水設施,補強原有潛壩並於下游處鋪設塊石護坦,避免溪床淘刷,更保留邊坡原有櫻花樹,營造不一樣的溪流美景。
top↑
螢火蟲季 / 大小朋友賞螢趣
建議賞螢時間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。

賞螢建議路線地圖

賞螢建議路線地圖(衛星)
賞螢小叮嚀:山區夜間氣溫較低、蚊蟲也多,建議賞螢最好穿著輕薄長袖衣褲,切記勿噴香水或過多防蚊液,否則螢火蟲不會靠近。另外,螢火蟲怕光,使用手電筒照明時,請僅照射路面,拍照不使用閃光燈,賞螢過程盡量降低音量、不捕捉螢火蟲,將干擾降到最低。
交通方式

理念 / 安全防災、生態保育、環境加值
草湳橋下方即為指南溪,歷經多次工程整治及改善,活化空間增設親水平台,成為適合觀賞溪流、親近溪水的觀光景點。106年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與周邊地主達成共識,克服地形崎嶇、道路狹小的困難,考量生態、溪流環境條件改善溪溝邊坡淘刷及溪床沖蝕,增設溪溝護岸穩固邊坡,溪溝內設置塊石跌水設施,補強原有潛壩並於下游處鋪設塊石護坦,避免溪床淘刷,更保留邊坡原有櫻花樹,營造不一樣的溪流美景。


近自然砌石工法
指南溪草湳橋整治區段全長約145公尺,採用近自然的砌石工法,溪溝不封底的方式整治,保留原始天然風貌,整修後的休憩平台及親水階梯,結合休憩涼亭,串聯既有登山步道,指南溪還孕育了可觀的螢火蟲,4月到5月時也可來此賞螢並體驗夜間溪溝生態。


螢火蟲季 / 大小朋友賞螢趣
建議賞螢時間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。

螢火蟲種類:黑翅螢,為台灣特有種螢火蟲,可以區分為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四個階段。幼蟲陸生,以蝸牛、蚯蚓及節肢動物屍體為食。雌蟲體型較大,體長約10~11公釐(mm),雄蟲體長約7~9公釐(mm),雌雄外觀相似,頭、觸角及翅鞘黑色,前胸背板橙黃色,雄蟲複眼較發達,腹部第5、6節有2枚發光器,雌蟲僅第5節有1枚發光器。
賞螢建議路線地圖
賞螢建議路線地圖(衛星)
賞螢小叮嚀:山區夜間氣溫較低、蚊蟲也多,建議賞螢最好穿著輕薄長袖衣褲,切記勿噴香水或過多防蚊液,否則螢火蟲不會靠近。另外,螢火蟲怕光,使用手電筒照明時,請僅照射路面,拍照不使用閃光燈,賞螢過程盡量降低音量、不捕捉螢火蟲,將干擾降到最低。
交通方式
- 開車:沿文山區指南路三段,往草湳橋方向前進。
- 大眾交通工具:臺北市貓空左線(指南宮)、貓空左線(動物園)、棕15、小10四線公車至草湳站下車即可抵達。